-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天数:138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5262
- 最近打卡:2024-11-23 10:12:30
|
立刻登录围里之家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注册
x
根据省纪委监委2024年“点题整治”有关工作要求,日前,省教育厅制定《关于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工作方案》,部署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推动减轻中小学师生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
《关于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工作方案》全文如下——
关于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工作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为中小学师生减负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省纪委监委2024年度“点题整治”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整治目标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等文件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师生负担,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
力争到2024年10月底,各市、县(区)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统筹规划制度,向社会公布准入清单,清理一批与教育教学无实质关联的任务,压减或合并一批面向中小学师生的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压减合并率力争达到20%,持续营造良好教书育人环境,着力打造民生治理品牌。
育部门同意并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不得要求中小学师生承担与教育没有实质关联的调查测评、网络投票、普查统计、信息填报等工作,除国家有明确规定外,不得提出参与率、达标率等硬性要求。
(四)规范教育移动应用使用管理。落实教育移动应用审核备案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教育移动应用管理责任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育移动应用的选用制度,严格教育移动应用选用标准、控制数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集体决策选用的教育移动应用,不得要求师生、家长使用。
(二)狠抓工作落实。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清单,明确责任分工、时限要求,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和问题清单,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扎实推进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整治行动。要及时完善政策举措,厘清职责边界,进一步优化对学校、干部教师考核评价工作,不得将中小学师生完成与教育没有实质关联工作的情况与学校考核、干部教师评优评先和绩效考核挂钩,形成长效机制。
(三)形成监督合力。坚持定期督导与长期监管相结合,把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工作情况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日常监督检查,适时选取部分市(县)开展明察暗访;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省教育厅设立投诉电话和邮箱(0591-87091290,jytmsc@fjsjyt.cn)。各地要结合实际公开监督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坚持立行立改。
(四)广泛宣传引导。指导各地及时总结、宣传、推广整治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及时推送减负政策,及时曝光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的典型问题,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努力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教育、关爱中小学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
|